但面对数十万曹军主力和精锐骑兵的雷霆追击,这些措施又能起到多大作用?
我的目光扫过队伍前方。
主公刘备的身影显得有些佝偻,但依旧挺立在马背上,不时回望身后挣扎的百姓,眼中充满了不忍与痛苦。
关将军和张将军一左一右护卫着他,神情凝重如铁,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敌人。
而孔明,则与我并辔而行,羽扇轻摇,目光深邃地望着南方,不知在思索着什么。
偶尔,他会若有所思地看我一眼,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,让我心中不由得一凛。
他是否已经察觉到了什么?
即便没有证据,以他的智慧,恐怕也已经对我们这过于“顺利”的核心人员转移产生了一丝疑虑吧。
徐庶策马靠近,低声说道:
“子明,‘烛龙’既已安全,我们这边,恐怕……”他没有说下去,但眼中的忧虑显而易见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我微微点头,同样低声道:
“元直,尽人事,听天命吧。吩咐下去,加强斥候侦查范围,尤其是西面和北面。
一旦发现曹军踪迹,立刻回报。
另外,让后军做好随时接战的准备,将我们之前准备的那些‘小玩意’,优先部署在可能的阻击地点。”
“明白。”徐庶领命而去。
所谓的“小玩意”,不过是利用格物工坊有限的技术储备,制作的一些简易拒马、铁蒺藜,以及少量威力有限但声光效果惊人的“震天雷”,希望能起到一些迟滞和惊吓的作用。
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。
此刻,“明线”与“暗线”在地理上已经彻底分道扬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