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块碑高近一丈,宽过四尺,一千四百余字,书法笔力凝重雄健,气势纵横,如五岳之不可撼。
书法史上能与王羲之比肩的大神极少,李邕算是一个,董其昌称为“右军如龙,北海如象”,能让董其昌那么骄傲的人心服口服,可见李邕之能。
后世这块碑被保存在湖大,密不示人,风化断裂不成样子,现在能够如此完整地置于眼前,李步蟾见猎心喜,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指,凌空钩摩起来。
老人叹息之后,正准备转身上山,却见李步蟾在指指点点,便出言提醒道,“小友,若是想去赫曦台观文比,便不能临碑了!”
李步蟾被他惊醒,有些恋恋不舍,不过正事要紧,碑帖随时都可以来的。
他还是缀在老人后头,老人见他一步三回头,笑问道,“小友如此喜爱此碑?”
李步蟾强自把头拧过来,“晚辈固然喜爱此碑,但更喜爱的,却是李北海的另外一宗本事。”
老人回头“哦”了一声,李步蟾肃然道,“李北海生财的本事,晚辈实在是喜爱得紧,可惜学不到手啊!”
两位老人相顾愕然,突然又拍手大笑。
李邕的书法当然还比不上王羲之,但他靠书法赚钱的本事则远在王羲之之上,两千年下来,吊打所有书家。
李邕官居北海太守,在当时就很有名气,像李白这样的都跑过去围观,绝对的顶流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有了名气,书法自然值钱,据说要请他写字,动辄要数万金。
李邕尤其擅长撰写碑石记文,他这辈子一共书写了八百多通碑版,而且他书碑还有一宗特色,不但亲自撰写碑文,还亲自镌刻碑刻。
一条河从上游到下游,所有的钱都被他一人赚完了,毛都不给别人剩下。
就《麓山寺碑》这样的鸿篇巨制,文章是他撰的,书法是他写的,石碑还是他刻的,可见当时的麓山寺之兴旺。
不兴旺的话,哪里敢去给李北海下订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