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个老农也纷纷附和,用最朴实的经验把吴明的指导驳得体无完肤。
吴明脸色难看,只能讪讪道:
“哦...这样啊...那还是按你们的来。”
“这猪舍盖得也太简陋了,怎么能用土坯和木头呢?要盖就盖砖瓦的!这才符合现代化养殖的标准嘛,县里可以协调点砖瓦指标...”
吴明想用高标准拖慢进度,甚至让项目因成本过高而难产。
陈建华拿出军区批的预算明细和张少校的亲笔信。
“吴组长,军区支持的资金有限,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,张少校特别强调,要因地制宜、勤俭节约、尽快见效。我们这土坯木架结构,冬暖夏凉,成本低,建设快,完全符合军区尽快出成果的要求。”
“您要是能额外申请到大量免费砖瓦指标,我们当然欢迎,否则,只能按计划进行了。”
抬出军区大旗和预算限制,让吴明砖瓦化的建议成了空谈。
“这……”
吴明被说的有些尴尬,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!
结果,转头又开始了。
不懂装懂,经常对发酵床的铺设厚度、湿度调节指指点点。
“这稻草铺这么厚干嘛?浪费!”
“湿度是不是太低了?加点水!”
甚至想插手菌种培养。
陈建华表面恭敬:“吴组长说得对,有道理。”
但转过头,该铺多厚还是多厚,该保持什么湿度纹丝不动。对菌种培养这种核心环节,更是严防死守,以技术保密要求高、操作不当会导致全军覆没,耽误军区任务为由,婉拒吴明及其干事靠近。
吴明气得牙痒痒,却抓不到把柄。
陈建华的策略很简单,虚心接受,坚决不改,用军区的任务压他,用村民的实干堵他,用核心技术的壁垒防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