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 > 重生之我在官场打老虎 > 第110章 突破“孙局长”(第2页)

第110章 突破“孙局长”(第2页)

第一份文件被轻轻拍在孙卫东面前的桌面上。那是一份资产评估报告的复印件,关键数据页被特意放大复印,几处明显的涂改痕迹如同丑陋的伤疤,在雪白的纸面上异常扎眼。那些被刮掉重写的数字,那拙劣的覆盖笔迹,在专业人员的眼中,简直昭然若揭。

“这是纺纱厂改制前,由‘宏远评估事务所’出具的最终资产评估报告。”陈青禾的声音清晰得如同冰珠落地,“原件在档案室,这是复印件。孙局长,请你看看,特别是厂房价值、设备残值、库存原料这几项核心资产的数据,这些涂改痕迹,是评估师的手误,还是……有人授意?”

孙卫东的瞳孔骤然收缩,死死盯着那几处刺眼的涂改。他当然认得!那正是他授意手下心腹,在报告定稿后连夜“润色”的结果!为了压价,为了给那个钱大勇铺路!一股寒气猛地从脚底板窜上头顶,他感觉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。他下意识地想去抓保温杯,手指却有些发僵,杯盖在他手里发出轻微的、细碎的碰撞声,嗒…嗒…嗒…像极了丧钟的余音。

“这…这…”孙卫东喉咙发干,声音艰涩,“评估报告…可能有…有复核时的笔误…或者…或者存档时弄污了…”他语无伦次,自己都觉得这辩解苍白得可笑。

“笔误?”陈青禾毫不留情地打断他,又拍下第二份文件。那是宏远评估事务所的资质证明复印件,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其评估资质等级和范围。“宏远评估,一家注册资本五十万,主要做小型商铺转让评估的事务所,是谁推荐给纺纱厂做如此重大的国有资产评估的?它的资质,有能力评估一个拥有数万纱锭、大型厂房的国有纺织企业吗?这份明显低估的评估报告,是如何通过轻工局审核,最终成为改制依据的?孙局长,作为改制领导小组副组长、轻工局一把手,你,审核了吗?签字了吗?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每一个问题都像一记重锤,狠狠砸在孙卫东的心防上。他脸色由白转灰,嘴唇哆嗦着,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。审核?签字?那报告上的签名,是他亲笔!他当时只想着快点把厂子“处理”掉,完成县里的任务,顺便……他不敢深想下去。

陈青禾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。第三份文件被推了过去,那不是冰冷的数字,而是一叠厚厚的、按满了鲜红指印的控诉书。纸张粗糙,字迹歪扭,甚至夹杂着拼音,却字字泣血。

“孙局长,再看看这个。”陈青禾的声音低沉下去,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,“这是纺纱厂四百二十七名在职和退休职工,联名按下的血指印!他们控诉改制方案不透明,资产评估严重缩水,职工安置补偿标准远低于国家规定!他们控诉承诺的再就业培训成了空头支票,控诉买断工龄的钱被层层克扣拖延!他们控诉有人侵吞了他们的‘养命钱’!”

陈青禾拿起最上面一张,指着上面一个歪歪扭扭的名字和鲜红的指印:“张桂花,挡车工,三十年工龄,丈夫重病卧床,儿子还在读大学。改制买断的钱,只拿到承诺的一半!她说,那是她丈夫的救命钱!”他又翻过一页,“王建国,保全工,工伤八级,左手只剩三根手指。安置协议承诺的伤残补助和特殊岗位补贴,至今一分未见!他问,是不是他这只残手,连最后一点保障都不配拿到?”

一个个名字,一声声控诉,带着底层工人绝望的悲愤,如同无形的鞭子,狠狠抽打在孙卫东的脸上、心上。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在他面前唯唯诺诺、如今却满眼愤怒和绝望的工人面孔。他猛地低下头,不敢再看那一片刺目的血红。保温杯在他剧烈颤抖的手中发出更密集、更慌乱的“嗒嗒”声,杯盖几乎要被他捏碎。那杯子里泡着的,仿佛不是枸杞,而是滚烫的、无法下咽的罪孽。

“还有,”陈青禾的声音陡然转厉,如同出鞘的利剑,刺破孙卫东最后一丝伪装,“改制后,厂区那栋刚刚建成投入使用不到两年的五层新办公楼,评估价是多少?最终又是以什么价格,卖给了谁?那批被评估为‘接近报废’的主设备,评估价是多少?最终又是以什么价格,流向了哪里?孙卫东,这些钱,都去哪儿了?!”

“轰隆——!”

窗外,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!豆大的雨点狂暴地砸在谈话室紧闭的窗户玻璃上,发出密集而沉闷的爆响,仿佛天公也在震怒。惨白的闪电瞬间撕裂阴沉的天幕,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鸣,轰隆隆滚过天际,震得房间似乎都在微微颤抖。白茫茫的水幕瞬间模糊了窗外的世界,只留下混沌一片的光影。

这突如其来的天地之威,成了压垮孙卫东的最后一根稻草。他猛地抬起头,脸色已是死灰一片,嘴唇剧烈地哆嗦着,眼神涣散,充满了巨大的恐惧。保温杯“哐当”一声从他彻底脱力的手中滑落,滚烫的水和泡发的枸杞泼洒在光洁的地板上,一片狼藉。杯身兀自在湿漉漉的地面轻微地滚动、震颤,发出绝望而空洞的声响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