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 > 重生之我在官场打老虎 > 第114章 常务副县长的表演(第1页)

第114章 常务副县长的表演(第1页)

调查常务副县长郭刚陷入僵局。

他位高权重又滴水不漏的表演让陈青禾压力倍增。

暗中销毁证据的动作让调查组束手无策。

直到一位良心未泯的司机送来致命账本。

翻开账本刹那,陈青禾脸色骤变——

“这牵扯的,比想象中更可怕。”

初秋的夜风带着凉意,卷起云川县纪委办公楼下几片早凋的梧桐叶,打着旋儿撞在陈青禾办公室紧闭的窗玻璃上,发出轻微的“啪嗒”声。陈青禾没开大灯,只有台灯在案头投下一圈昏黄的光晕,将他紧锁的眉头映得格外深刻。那份关于常务副县长郭刚的初核报告摊在桌上,密密麻麻的字迹此刻如同扭动的黑蚁,爬得他心烦意乱。

郭刚。这个名字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,压在调查组的头顶,也压在陈青禾的心上。

纺纱厂改制案的调查,在突破钱大勇和孙卫东之后,矛头无可避免地指向了这座县城真正的权力人物——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郭刚。他是改制领导小组的实际掌舵人,钱大勇的“围猎”核心,孙卫东的顶头上司。所有的线索,最终都隐隐汇聚在他身上。然而,几天交锋下来,这块骨头硬得超乎想象,且裹着一层滑不留手的油。

陈青禾疲惫地揉了揉干涩发烫的眼角,指腹下的皮肤绷得发紧。他伸手摸向桌角的保温杯,拧开盖子,一股淡淡的枸杞和劣质茶叶混合的味道飘散出来。水温早已凉透,喝下去只带来一股滑腻的凉意,顺着喉咙一路冷到胃里,非但没有提神,反而让疲惫感更加沉重。他放下杯子,金属杯底磕在桌面上,发出“咔哒”一声轻响,在这过分安静的夜里格外刺耳。

窗外的风似乎大了些,带着一种沉闷的呜咽。陈青禾下意识地看向窗外那片浓得化不开的黑暗,仿佛能穿透这夜色,看到几公里外县委家属院里那栋独门小楼——郭刚的家。此时,那里大概也是灯火通明吧?那位常务副县长,又在“表演”什么呢?

时间倒退回三天前,县纪委谈话室。

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紧张混合的特殊气味。郭刚端坐在谈话椅上,姿态放松,甚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、面对组织的坦诚。他穿着熨帖的藏青色夹克衫,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脸上既无钱大勇的市侩油滑,也无孙卫东被戳穿后的狼狈仓皇。

“青禾同志,还有调查组的同志们,”郭刚的声音平稳而富有磁性,带着惯有的领导腔调,“你们的工作很辛苦,压力也很大,我都理解。关于纺纱厂改制的事情,县里上下都很关注,作为当时改制领导小组的负责人,我责无旁贷,欢迎组织任何形式的调查和监督。”

他微微前倾身体,双手十指交叉放在桌面上,显得诚恳而坦荡:“改制方案是经过专家反复论证、县委常委会集体研究、严格按照上级政策精神制定的。资产评估这块,孙卫东同志是具体经办人,但我记得,当时聘请的是市里推荐的、具有甲级资质的‘宏远评估所’,程序上绝对没有问题。至于钱大勇的公司中标,那是公开竞标的结果,符合市场规律嘛。”

陈青禾坐在他对面,身旁是搭档老严,负责记录的同事笔尖划过纸张,发出沙沙的轻响。陈青禾的目光锐利,试图从郭刚那张滴水不漏的脸上找出哪怕一丝细微的破绽。

“郭县长,”陈青禾开口,声音不高,却带着穿透力,“我们注意到,宏远评估所出具最终报告前,曾有一份初评稿,评估价值比最终稿高出近百分之四十。这个巨大的差距,您作为领导小组组长,当时是否知情?是否提出过异议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