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 > 重生之我在官场打老虎 > 第114章 常务副县长的表演(第2页)

第114章 常务副县长的表演(第2页)

郭刚眉头微蹙,露出恰到好处的思索,随即是理解和包容的神情:“哦,你说这个啊。当时评估所内部确实有过不同意见,这很正常嘛。后来经过更加审慎的市场调研和对企业实际状况的深入核查,特别是考虑到纺纱厂设备陈旧、债务沉重、人员负担重等现实困难,评估价值做了更符合实际的调整。这个调整过程,评估所向我口头汇报过理由,我认为是基于专业判断的修正,是负责任的。”

他顿了顿,语气更加语重心长:“青禾同志,企业改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牵一发动全身。我们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,也要考虑盘活资产、安置职工、促进发展的大局。有时候,不能简单地用账面数字来衡量利弊。当时如果不‘壮士断腕’,下决心引入社会资本盘活,纺纱厂可能早就破产清算了,那才是真正的损失,是对上千名职工的不负责任啊!”

一番话,情理交融,站位高远,把自己完全塑造成了一个忍辱负重、着眼大局的改革者形象。他将一切具体操作细节都推给了“专业机构”和“具体经办人”,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。

“那么,”老严接过话头,语气平缓却暗藏锋芒,“关于钱大勇在竞标成功后,与您个人及其亲属之间频繁的资金往来,比如您内弟注册的那家‘宏信商贸’,在改制前后与钱大勇公司发生的大额‘咨询’业务款项,您如何解释?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郭刚脸上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,甚至更加坦荡:“老严同志,这个问题问得好。我郭刚在云川工作这么多年,自问行得正坐得直,经得起考验。我内弟是做点小生意,但他和钱大勇公司之间正常的商业往来,我这个做姐夫的,既不知情,也从不干涉。至于你们查到的那些款项,只要是合法合规的生意往来,我无权过问,也相信组织会查个水落石出,还我清白。”

他身体微微后靠,靠在椅背上,眼神扫过陈青禾和老严,带着一种隐隐的、居高临下的审视,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:“我知道,现在外面有些风言风语,压力很大。但我相信组织,相信纪委的同志是公正的。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嘛。我全力配合调查,也希望调查组的同志们,能顶住压力,排除干扰,实事求是,给县委县政府、给纺纱厂职工、也给社会舆论一个经得起检验的结论。”

滴水不漏!陈青禾的心一点点往下沉。郭刚就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,所有的质疑都被他以“程序合规”、“专业判断”、“大局为重”、“不知情”、“不干涉”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轻飘飘地化解。他甚至在话里话外,暗示调查组受到了“压力”和“干扰”,无形中将自己摆在了受害者和被冤枉的位置上。

更让陈青禾感到棘手的是郭刚那份沉稳的气度。面对纪委的谈话,他没有丝毫普通官员常见的紧张或惶恐,反而像在主持一场寻常的工作会议,那份从容,源于他多年深耕云川官场积累的深厚根基和强大的心理优势。他知道自己盘踞在权力网络的中心,枝繁叶茂,根深蒂固,绝非钱大勇、孙卫东之流可比。

郭刚的“表演”远不止于谈话室。

谈话结束后,他立刻雷厉风行地召开了一个县政府专题会议,研究“妥善处理纺纱厂改制遗留问题,保障职工合法权益”。在会上,他大谈特谈改制的不易、职工的困难、政府后续工作的不足,表情沉痛,言辞恳切,要求相关部门“举一反三”,“带着感情”解决职工合理诉求。他还特意指示县电视台做了报道,新闻画面里,他深入纺厂家属区看望困难职工,握着老工人的手嘘寒问暖,俨然一副心系百姓、勇于担当的父母官形象。

这一手“危机公关”玩得炉火纯青,不仅成功转移了部分舆论焦点,把自己塑造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,更在无形中给调查组施加了巨大的舆论压力——这样一位“心系职工”、“敢于担当”的领导,真的会是腐败分子吗?

而水面之下,暗流涌动得更加汹涌。

就在陈青禾苦思对策之际,坏消息接踵而至。

首先是钱大勇那边。这个在留置初期还抖出不少猛料的商人,在得知郭刚依旧稳坐钓鱼台后,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再次提审时,他对之前关于郭刚的供述开始含糊其辞,眼神闪烁,甚至暗示“可能记错了”、“当时压力大说岔了”。显然,他或者他背后的人,对郭刚的能量重新评估后,选择了退缩和观望。

紧接着,外围调查的同事沮丧地汇报:他们刚刚锁定并准备接触的几个原纺纱厂中层干部和财务人员,要么“突发急病”住院,要么“外出探亲”联系不上,要么就对调查人员三缄其口,眼神里充满了恐惧。一条条刚刚浮现的线索,如同暴露在烈日下的水渍,迅速地干涸、消失了。

最让陈青禾心头一紧的是简薇那边传来的消息。审计组在追查一笔关键资金流向时,发现其中一环涉及到县财政局的一名副科长。当调查组带着手续赶到财政局调取相关凭证时,却被告知:存放该年度原始凭证的那个档案柜,几天前“意外”被清洁工洒水浸湿,损毁严重,正在“抢救性修复”,暂时无法提供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