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 > 守护你,是我唯一能做事 > 第一百零四十二:出院(第2页)

第一百零四十二:出院(第2页)

“当然不是。”洛保立刻否定,“共情是基础,但要学会‘理性共情’。比如那个帕金森患者的家属,你可以说‘我理解您的担心,术后认知障碍在这类手术中发生率约3%,我们已经启动了干预方案,每天会有专职医师评估’——用数据和方案安抚,比掉眼泪更有力量。”

她回到办公桌前,拿出一个笔记本:“再来说说‘帮忙’的分寸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患者家属请求垫付医药费,或者借用科室设备的情况?”

陈氏姐妹对视一眼,陈于小声说:“有个脑出血患者家属,说家里一时凑不齐押金,求我们先用药……”

“你们怎么做的?”

“我们……跟护士长说了,护士长按流程申请了绿色通道。”陈缘补充道。

“做得对。”洛保点头,“但如果家属私下求你们个人垫付呢?比如拿出几百块钱应急?”

五人沉默了。林小满咬着嘴唇,似乎想起了什么:“我……我实习第一天,有个阿姨说没带够挂号费,让我先借她五十块,说下午就还……”

“还了吗?”

林小满摇摇头,脸上有些发烫:“后来她看完病就走了,我也没好意思要……”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“这就是教训。”洛保翻开笔记本,里面贴着几张便签,“去年有个住院医师,同情患者家境困难,自己垫付了三千块医药费。后来患者康复出院,家属却以‘医生主动赠予’为由拒绝归还。最后闹到医务处,虽然钱要回来了,但这位医生被通报批评——因为他违反了‘医疗费用管理规定’。”

她顿了顿,语气严肃:“医生的善意很珍贵,但不能用错方式。医院有完善的救助渠道:绿色通道、慈善基金会、医保报销咨询……这些是正规途径,而不是个人掏腰包。你们记住:个人垫付医药费,本质是把医患关系变成了私人借贷关系,一旦出现纠纷,百口莫辩。”

“那如果遇到紧急情况,比如设备借用呢?”宋阳问,“之前在外科,有个患者转院时需要便携式血氧仪,家属求我们借一下……”

“绝对不行。”洛保斩钉截铁地回答,“医疗设备有严格的使用和消毒规范,外借属于违规操作。万一设备损坏或交叉感染,责任全在你们。去年有个科室外借了监护仪,患者转院途中设备故障,家属反手就举报了科室‘延误治疗’。”

她走到白板前,在“情感共情”下面画了条红线:“医生需要有温度,但这份温度必须包裹在规则和专业的铠甲里。你们可以关心患者,可以为他们争取资源,但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,一定要在制度框架内行事。”

“师姐,”周明忍不住问,“那您之前说的基金会……”

“对,这是例外。”洛保露出一丝微笑,“我个人发起了一个‘神经疾病患者救助基金’,由医院社工部和财务科共同管理,专门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费用垫付和设备支持。但这是制度化的善意,有明确的申请流程和监管机制,不是个人行为。”

她拿起桌上的一张基金宣传页:“你们以后遇到确实需要帮助的患者,可以引导他们申请这个基金,或者联系社工部。记住:善意需要智慧,否则就是伤人伤己的双刃剑。”

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,办公室里的光线柔和起来。五名实习生站在原地,脸上的紧张感慢慢变成了深思。他们从未想过,“共情”和“帮忙”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,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专业和规则的考量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