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阁 > 守护你,是我唯一能做事 > 第一百零四十二:出院(第3页)

第一百零四十二:出院(第3页)

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,办公室里的光线柔和起来。五名实习生站在原地,脸上的紧张感慢慢变成了深思。他们从未想过,“共情”和“帮忙”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,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专业和规则的考量。

“好了,理论课到此为止。”洛保合上笔记本,“接下来跟我去查床。记住今天说的话,在病房里观察患者和家属的反应,想想如果是你,会怎么处理他们的情绪和请求。”

她拿起白大褂穿上,动作间腹部的伤口传来一丝微痛,但她只是微微皱了下眉,便恢复了常态。“跟我来,”她走到门口,回头看着五人,“记住:神经内科医生面对的不仅是神经系统的疾病,更是人心的复杂。学会在理性与温情之间找到平衡点,才是合格医生的开始。”

五人连忙跟上,脚步比来时更沉稳了些。洛保走在前面,白大褂在走廊的灯光下泛着微光。她知道,这只是开始,接下来的两个月,她要教给他们的,远不止这些。但她相信,只要从第一天起就树立正确的行医观念,这些年轻人终会明白:真正的医者仁心,从来不是泛滥的同情,而是理智包裹下的深沉关怀,是在规则框架内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每一个患者。

查床开始了。第一个患者是位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,正对着墙壁喃喃自语。家属是位中年妇女,眼圈红肿,看到洛保进来,立刻抓住她的手:“医生,我妈今天又不认识我了,这可怎么办啊……”

洛保轻轻抽回手,放在老人的脉搏上,语气平静而温和:“阿姨,我理解您的着急。老太太的认知功能确实在衰退,但我们刚调整了用药方案,您看……”她一边解释,一边示意周明拿出脑部CT片,“这里的海马体萎缩比三个月前快了些,不过我们增加了一种改善认知的药物,下周会有专科护士教您如何进行认知训练……”

她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。林小满注意到,洛保的眼神里有同情,但更多的是专业的冷静。她没有说“别担心”这样空泛的安慰,而是用具体的病情分析和后续方案,一点点抚平家属的焦虑。

周明在一旁记录着,突然明白洛保所说的“理性共情”是什么意思。不是冷漠,而是把情感转化为更有效的帮助——用专业知识为患者和家属撑起一把遮风挡雨的伞,而不是陪他们一起站在雨中哭泣。

查完最后一个病房,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。洛保靠在护士站的台子上,看着五名实习生围在一起讨论刚才的病例,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。

“师姐,”林小满走过来,手里拿着一本实习日志,“今天学的东西,我能记在日志里吗?”

“当然。”洛保笑着说,“不仅要记,还要常常拿出来看。行医路上,理性和温情缺一不可,但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,需要你们用整个职业生涯去体会。”

她拍了拍林小满的肩膀,转身走向办公室。腹部的疼痛又隐约传来,但她的脚步依然坚定。明天,又是新的一天,她还有很多东西要教给这些年轻人,还有很多患者需要她的帮助。

回到办公室,洛保打开电脑,屏幕上跳出基金会的最新收支报表。她快速浏览了一遍,然后点开一个文件夹,里面存着五名实习生的个人档案和轮转评估。她拿起笔,在每个人的档案上写下今天的观察记录。

写到周明时,她停顿了一下,想起他在神经外科差点掉眼泪的事。她写道:“共情能力强,是优点,但需加强专业边界感训练。可重点培养其沟通能力,引导将情感转化为有效沟通技巧。”

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,办公室里只剩下台灯柔和的光线。洛保揉了揉眉心,目光落在墙上的锦旗上。那是一位帕金森患者家属送的,上面写着“妙手回春,仁心仁德”。她知道,“仁心”和“仁德”从来不是简单的同情和帮忙,而是肩负着专业责任和规则意识的深沉大爱。

接下来的两个月,她会带着这五名实习生,在一个个真实的病例中,慢慢理解这份爱的重量。她会教他们神经内科的专业知识,更会教他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医患关系中,保持理性的头脑和温暖的心,做一名既专业又有人情味的好医生。

因为她知道,这才是对“医者仁心”最好的诠释。

喜欢守护你,是我唯一能做事请大家收藏:()守护你,是我唯一能做事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