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军得以顺利启程,往汴京方向赶。
不想第二日中午,大军就在半道上遇到了仓皇难逃的二帝车驾。
只见人人自危,个个狼狈,俨然是落荒而逃景象。
大军一阵慌乱,纷纷猜测汴京局势。
童贯和种师道默契下令,直言官家是暂避昭军锋芒,来与大军汇合,要御驾亲征,剿灭反贼。
汴京安然无恙,众将士不必担心,只护着官家,奋勇杀敌,剿灭叛贼,人人升官,个个发财。
众将也跟着坚定传达消息,慌乱的大军顿时稳住心态,安定下来。
童贯、种师道等人见局势得以控制,才以最快的速度上前接驾。
赵佶、赵桓父子均在,见终于遇到了自家大军,一夜的惶恐担忧终于放下,准备接见了众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赵桓身为当今皇帝,自然要拿出该有的气度和胆气,于是下了马车,扶起跪倒一地的众将,然后安抚道:“诸位爱卿,事情正如童枢密和种相公所说,贼人势大,朕本欲死守汴京,但担忧太上皇及母后安慰,因此先行护送大伙儿出城,安顿好后,便亲自领军北上,击败围攻汴京的反贼。
诸位将士,朕在此承诺,只要大家奋勇向前,多杀贼军,朕统统有赏,有功者,在往日基础上提高三倍赏赐,就算不曾立功,只要奋勇向前,都可得到厚赏。
现在,你们可愿与朕一起,杀回汴京,锄奸剿贼!”
“万岁!”
童贯率先带头高呼!
旋即,满场“万岁”之声此起彼伏,震动四野,传遍八方!
一直在马车上避嫌的赵佶见了赵桓有此鼓动军心的本事,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。
怎么说呢,欣慰而又不甘。
欣慰是赵桓在此危难关头,还有勇气鼓舞军心士气,表达了要御驾亲征的决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