欣慰是赵桓在此危难关头,还有勇气鼓舞军心士气,表达了要御驾亲征的决心。
无论此后做不做得到,他这波人心是实打实的收割了,威望也会水涨船高。
只要到时候去到阵前露个脸,必定能激励大军跟昭军拼命,或许真有反败为胜的奇迹。
反观他自己,除了艺术追求,在位期间,似乎没有做成任何一件利国利民之事。
如今禅位,不过是权宜之计,但是现在局势,似乎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了。
莫非,这辈子就这样草草收场了么?
赵佶心中感慨不已,心情复杂的看着面前这一幕。
赵桓铿锵有力的话语,三军将士山呼海啸的“万岁”声,他还是第一次听见,但不是给他听的。
再放眼天下,大半江山已失,皇城都被人夺了,赵家江山,可算是被他败了。
可要他直面敌军兵峰,力挽狂澜,他却是做不到的。
如今见了赵桓的表现后,他只想赶紧逃入蜀中避难,同时以太上皇的身份,笼络西川路军民官吏,聚集一支力量为自己所用。
否则,变故到来之时,只怕不能自保。
如此计划着,赵佶静静等待众将与赵桓安定了大军,谈妥了计划,来向自己请安。
赵桓与他一同潜逃,自然无须过多客套。
倒是童贯、种师道等人,毕恭毕敬的对他行了君臣之礼,然后再寒暄离别之情。
自然而然的,他拉住了童贯得手,言语恳切,表达了自己要去蜀中的意愿,需得心腹之人相送。
童贯岂能不明白他的心思,权衡利弊一番,认定以手下这点兵马,根本不能挡住昭国大军。
虽然年轻的赵官家一番话说的众将士热血沸腾,但是冷静下来一想,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罢了。
童贯是怕死的,所以,他心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