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卫国指了指李雪梅:“你看看雪梅,不管是做浇头下粉,还是管帐,里里外外一把好手。”
他又补充道:“再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闺女可比臭小子贴心多了。闺女好好培养,让她们读书识字,学本事,将来她们都有了出息,你和大姐的福气,还在后头呢。”
李春波在一旁听着,心里也是感慨万千。
他接过话茬:“长生哥,卫国哥说得没错,你得信他。你看我现在,跟着二姐干,日子比在村里强太多了。”
确实,李春波和张桂花在店里做事,一个月固定工资四十块,这在他们村里,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。
到了月底,李雪梅还会额外给每人再发二十块的奖金,乐得两人嘴都合不拢。
张卫国又是个出手大方的主儿,店里管吃管住,就连平日里用的肥皂、牙膏、洗衣粉这些生活用品,都是张卫国统一购买的,压根不用他们自己掏一分钱。
这么一来,春波和桂花每个月到手的钱,几乎都能原封不动地存起来。
李雪梅这个老板娘,除去所有开支,每个月净利润稳稳当当超过两千块。
这些钱张卫国也没有拿,直接让李雪梅自己存起来当私房钱。
李春波心里很清楚,现在这日子,可比在家种那几亩薄田强上天了。
他心里也偷偷盘算着,等攒够了本钱,也学二姐李雪梅,在城里开个小店,自己当老板。
春波看着冯长生,真心实意地劝道:“大姐夫,你现在出来了,就好好学着摆摊。”
“等你在城里摆摊挣了钱,风风光光回村里,盖上四间红砖房,再买台黑白电视机,看村里哪个碎嘴的还敢在背后嘀咕你生的是闺女,不羡慕死他们才怪!”
是啊,手里有钱,腰杆子才能硬,说话才有底气。
在村里,因为没儿子,更因为家里穷,才处处被人瞧不起,连带着冬萍和孩子也跟着受气。
如果真能像春波说的,在城里挣到钱,回家盖大房子,那些人过来巴结他都来不及,谁敢说半个不字。
张卫国见冯长生充满了干劲,趁热打铁又问了一句:“大姐夫,我一直挺好奇,你是怎么说服你老娘,让她同意你带大姐出来做生意的?按她的脾气,不从你们身上扒层皮下来,怕是不会轻易放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