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王刘邦固守广武,又是数旬,日望韩信到来,韩信终不至。刘邦乃立英布为淮南王,使他再赴九江,截拦楚军后路。一面贻书彭越,仍侵入梁地,断楚粮道。布置已定,尚恐楚霸王项羽粮尽欲回,又取出刘太公,要挟牵制多端,或乘怒将太公杀死,更觉岌岌可危。
汉王刘邦当下与张良、陈平,商议救父的方法。
两人齐声道:“项王乏粮,必将退归,此时正好与他讲和,救回太公、吕后了。”
汉王刘邦说道:“项王情性暴戾,一语不合,便至动怒,欲要遣使议和,必须选择稳妥之人,方可无虞。”
此时形势虽然对汉王刘邦有利,但是刘邦这个时候不敢对项羽发起进攻,这是因为刘邦的父亲、妻子等亲人,还在楚霸王项羽手中做人质。
俗话说打仗靠将军,外交靠谋士。当时汉营中的第一谋士非陆贾莫属,因此解救人质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头上。无奈楚霸王项羽已经杀红了眼,根本不买陆贾的账。
正当汉王刘邦无计可施之时,有一个士兵主动请缨,说道:“臣虽不敏,愿大王假臣革车一乘,骑卒十人,臣朝驰至楚壁,而暮与太公骖乘而归,可乎?”
汉王刘邦往声一瞧,乃是洛阳人侯公,从军有年,素来擅长应对。
汉王却慢骂道:“迂腐的儒生,何言此事会如此容易。陆贾可谓天下之辩士,吾前日遣之,智穷辞屈,抱头鼠窜,颠狈而归,仅以身免。若何言之易也!”
侯公说道:“待人以必能者,不能,则丧气。倚事之必集者,不集,则挫心。大王前日之遣贾也,恃之为必能之人,望之有必集之事。今贾乃困辱而归,是大王气丧而心挫也,宜有以深鄙臣也。且大王一失任于陆贾,乃遂惩艾以为无足使令者,是大王示太公之无还期,待天下为无士也。”
汉王刘邦说道:“吾岂忘亲者耶,顾若岂足以办此?且项王阴忮不仁,徒触其锋,与之俱靡耳。”
侯公说道:“昔赵平原君苦秦之侵,欲结楚従也,求其可与従适楚者二十人。盖择于门下也,食客数千,得十九焉,其一人无得也,最下客毛遂请行。平原君不择而与之俱,卒至强楚,廷叱其王,而定従于立谈之间者,毛遂功也。日者,赵王武臣见获于燕,以其臣陈余、张耳之贤,择人请王,往者十辈,无一返者。终于养卒请行,朝炊未终,乃与赵王同载而归。此大王之所知者。臣乃今日愿为大王之毛遂、养卒,大王何慊不辱平原、余、耳之听哉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汉王刘邦说道:“善。”即准如所请,派马车十辆、骑兵百人,跟随侯公,嘱咐令他小心从事。侯公遂奔驰赴往楚营,求见楚霸王项羽。
且说西楚霸王项羽得武涉归报,甚是愁烦,又见粮食将尽,越发觉得愁上加愁,忽然听闻汉营中遣来了使臣,乃仗剑高坐,传令入见。
侯公徐徐步入,见了项王,毫无惧色,从容向前,行过了礼。
楚霸王项羽嗔目与语道:“你家主子既不出战,又不退去,今差你到来,有何话说?”
侯公说道:“大王还是欲战呢?还是欲退呢?”
楚霸王项羽说道:“我愿一战!”
侯公道:“战是危机,胜负难料;况相持已久,兵力皆疲,臣今为罢兵息争而来,故敢进见大王。”